台灣總督府的權限非常大,包括了行政、司法、立法與軍事,總督被稱做是「土皇帝」。
日本從當初的老神在在,到英籍觀光遊輪鑽石公主號進港後船上隔離時,都還是不慌不忙。許多旅客趕在9日前入關日本,從東京的羽田機場、到北海道的新千歲機場,都湧現不少人潮。
國家為領導主體 截至3月9日前,在日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為1218人,死者則為16人,全世界更是超過10萬人感染。往後的三個月內,無論各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會議紀錄,都有義務要保留下來。而在10日時,安倍內閣通過《對策特別措置法》改正案,11日審議,13日的參議院本會議正式成案。歷史緊急事態 「比起感染症的發生與蔓延,對國民的生命健康產生的影響是令人非常擔憂,身為政府有必要對此(肺炎)做出歷史的緊急事態方針。一班來自首爾的飛機,僅僅只座了八人,上面一位日本乘客說,一下飛機就被交代住家地址、每天必須回報事項等,讓他突然感覺變成監視對象。
由國家或是自治體來購入、保存一定的口罩數量,再給高齡階層的設施與醫療機關等優先使用,菅義偉並稱「這是自治體與關係企業一起合作、確保順利進行的團隊。」原先是因應三一一大地震當時,沒有會議議事紀錄當作參考而在2012年設立的緊急法。去(2019)年10月,普亭(Vladimir Putin)訪問沙國,距離上一次拜訪已時隔12年,沙國不僅鋪紅毯歡迎、有多位高階政府官員陪同,在這場參訪中,兩國更共同簽署了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多項商業協議。
隨著疫情持續在各國接連爆發,影響範圍逐漸擴大,各界分析師都指出油價恐怕將跌得更慘,油價也連日地下滑。據《紐約時報》報導,近幾個月由於原油價格下滑,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裁員了,這一波油價大跌,恐怕將興起一陣失業潮。不過俄羅斯卻不同意,協商以破局收場,俄國更宣布:自4月1日起,將自由增產石油,不再與OPEC共同穩定價格。這麼看來,這場價格戰中,沙國和俄國就在比誰能撐比較久。
這場沙俄兩國的石油削價戰會延續到什麼時候,各界都在觀望,但就以上的分析來看,普亭的決定相當不符合俄國的長期利益,莫斯科政府是否會意識到該決策的隱憂,又是否會願意照著沙國的意思重返談判桌,就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沒想到沙國直接與俄國開啟價格戰,不僅提出石油降價,更要增加產量,讓油價繼續跌,好將俄羅斯逼回談判桌。
儘管在過去幾年,OPEC和OPEC+的協商都無法成功將油價提升到產油國們所期待的價格,但也是因為有了OPEC和OPEC+的協商,才能讓油價維持在能夠讓這些產油國們穩定經濟的範圍內。自1990年代以來,德州透過實施多元化經濟來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但2014-2015年油價暴跌時,德州還是失去了多達十萬個石油產業相關的工作職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方面,就像川普推文說的「對消費者有利,汽油價格下跌俄羅斯則是擁有足夠的儲備資金,因此俄羅斯也可以透過讓盧布貶值,來增加資金流動、維持經濟。
前美國國務院最高能源外交官高德溫(David L. Goldwyn)就指出:「由於許多國家對減碳的堅定承諾,低油價不一定會導致需求增加」這麼看來,普亭決定削價所引發的油價暴跌,雖然會對美國經濟和幾個特定的州帶來陣痛,但也只是對原本就在下滑的石化產業推了一把,相對地,美國的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產業可能會因此加快發展速度。隨著疫情持續在各國接連爆發,影響範圍逐漸擴大,各界分析師都指出油價恐怕將跌得更慘,油價也連日地下滑。沙俄兩國直接的槓上,源自於兩國對自己國家經濟的信心。油價大跌,國際上還有誰會受影響? 若以國家整體來看,簡單來說,中國和印度這種石油進口大國,勢必會受這波降價而益,對於需要盡快振興經濟的中國而言,可說是個福音,相反地,產油國就會受到負面影響,其中長期受美方製裁的伊朗,經濟負擔會更加惡化,人民不滿的聲浪恐怕越來越高,這也可能會在中東地區再掀一起政治動盪。
這場沙俄兩國的石油削價戰會延續到什麼時候,各界都在觀望,但就以上的分析來看,普亭的決定相當不符合俄國的長期利益,莫斯科政府是否會意識到該決策的隱憂,又是否會願意照著沙國的意思重返談判桌,就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這麼看來,這場價格戰中,沙國和俄國就在比誰能撐比較久。
去(2019)年10月,普亭(Vladimir Putin)訪問沙國,距離上一次拜訪已時隔12年,沙國不僅鋪紅毯歡迎、有多位高階政府官員陪同,在這場參訪中,兩國更共同簽署了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多項商業協議。沒想到沙國直接與俄國開啟價格戰,不僅提出石油降價,更要增加產量,讓油價繼續跌,好將俄羅斯逼回談判桌。
自1990年代以來,德州透過實施多元化經濟來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但2014-2015年油價暴跌時,德州還是失去了多達十萬個石油產業相關的工作職位。莫斯科政府當時願意將歷史放下並籌組OPEC+,是為自己在中東地區建立起了相當高的商譽,而俄國加入敘利亞內戰,也擴大了其在該地區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影響力,再加上美軍自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開始從敘利亞和中東地區陸續撤軍,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可說是重新崛起。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方面,就像川普推文說的「對消費者有利,汽油價格下跌。許多報導都已經指出,俄羅斯不願意接受共同減產是因為過去每逢透過減產來穩定油價時,美國的頁岩油就會填補市場空缺,獲取利益,俄羅斯則什麼好處都沒得到,因此若將油價調低,技術難度與生產成本較高的美國頁岩油,就將因難以競爭,被擠下國際石油市場。俄國與沙國之間的不信任有著相當久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末期,沙國支持反抗蘇聯軍隊的阿富汗「聖戰士組織」(Mujahideen),而近年來,兩國在敘利亞內戰的議題上,也存在著重大分歧。沙國的社會福利計畫,多半是仰賴出口石油的資金,但沙國的生產成本也是所有生產國中最低的,因此即使油價下跌,仍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盈利。
儘管在過去幾年,OPEC和OPEC+的協商都無法成功將油價提升到產油國們所期待的價格,但也是因為有了OPEC和OPEC+的協商,才能讓油價維持在能夠讓這些產油國們穩定經濟的範圍內。週一(9日)全球股市大跌,美股四大指數收盤重挫,道瓊指數的跌幅更超過2000點,除了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外,也是由於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在協調處理油價下滑時談不攏,開啟了石油削價戰,讓全球油價暴跌。
而就像免疫力不好的人在這場新冠疫情中比較容易被感染,雙邊關係較脆弱的國家同盟,也較容易在這次的疫情當中出現症狀,俄羅斯與中東國家的關係,就在這場疫情中大受打擊。直到了2014至2016年的油價下跌,這兩個產油大國才不得不將過去的摩擦暫時放下,將精力集中於提高油價。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師表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投資人已經越來越不願意投資石化產業,早在疫情爆發前,該產業就已經陷入困境了。為了提升全球油價,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與其夥伴國OPEC +在3月5日於維也納舉行協商會議,要求透過產油國減產石油,來維持市場供需平衡、維持油價。
新冠狀病毒所造成的連鎖反應,在全球開始接連爆發。不過俄羅斯卻不同意,協商以破局收場,俄國更宣布:自4月1日起,將自由增產石油,不再與OPEC共同穩定價格。俄羅斯就為此將幾個不在OPEC內的產油國聚集起來,成立了OPEC +,一同和OPEC協商透過減產來維持油價。據《紐約時報》報導,近幾個月由於原油價格下滑,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裁員了,這一波油價大跌,恐怕將興起一陣失業潮
比如「左派」的梅雷茲黨(Meretz)與「中間偏左」的工黨(Labor)及橋樑黨(Gesher)一起競選。首先,作為國會兩大黨的聯合黨與藍白聯盟,其領導人在某些關鍵議題的立場上,其實沒有重大區別。
目前為止,藍白聯盟與李伯曼似乎還是堅持納坦雅胡帶領下的聯合黨絕對無法拿到61席,盡全力阻止納坦雅胡續任。多黨制一般被認為比較能表徵社會各族群階層的利益,因為相較於兩黨制,多黨制比較能讓更多族群覺得自己在國會殿堂能有發聲的機會。
可以說,過去曾數度加入納坦雅胡政府的李伯曼不斷杯葛,導致納坦雅胡領導的右派一直無法獲得120席中的過半席次(即61席)。比較不可能加入政府的「阿拉伯政黨」,則從2019年4月的10席,成長到2019年9月的13席,最後在這次選舉中來到15席。
某些小黨也利用這樣的情勢,雖然只佔有相對少數的席次,卻也達成部分該黨想要的政策目標。此外,從2011年抗議高房價的社會正義運動(俗稱:帳篷運動)中崛起的綠黨領導人,斯塔夫・沙菲爾(Stav Shaffir),就因為與其他「左派」政黨在商討整合過程中不歡而散,經評估後,宣佈該黨不參與此次的選舉。不過,小黨的生存被壓縮,也意味著部分議題受到擠壓。納坦雅胡的聯合黨(Likud)與哈雷迪政黨及右翼政黨加起來共獲得:60席、55席、58席。
比如針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以色列國會選前提出的中東和平計畫,兩大黨領導人納坦雅胡與甘茨都表示樂見其成,雙方都願意在川普提供的架構下,展開以巴和談。2020年以色列國會大選結果|Photo Credit: 謝宇棻提供 幾個比較小的「左派」、「中間偏左」及「右派」政黨,都分別進行了合併。
此外,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和聯合右翼這兩個可以被歸類為「右派」的小黨,其主要領導人都是前聯合黨黨員。藍白聯盟的甘茨與其「左派」盟友就算加上李伯曼的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也離過半有段距離。
」(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不少觀察家與選民也許會認為,這句名言恰到好處地捕捉了以色列從去(2019)年至今(2020)年舉行三次國會選舉的情況。但是小黨在國會中林立、沒有稍微強大的政黨聯盟,也可能導致政治僵局,讓政府成員內的各黨無法達成共識,甚至讓小黨比較有機會「要脅」總理。